<春天 輕「重機」梭遊臺灣>- 王家祥
三月春、典型的細雨紛飛,沒有烈陽壓迫的美好天氣,出門記得帶件雨衣,因為季節正當東北風與南風不時交替與角力,所以時而微寒有雨,時而放晴溫暖出太陽;中午十二點、我從臺東東海岸的都蘭臺地往南騎,經太麻里、大武、一路壯闊重重疊的濱海山崖,爬上南迴公路轉壽卡199縣道的寧靜小路,下東源村,經過終年陰溼的哭泣湖與大草澤,再轉旭海至九棚、老佛、滿洲的200縣道,一路有太平洋相隨;下午四點、在港仔大沙漠的濱海山崖間,卻覺得天黑得快要崩了!雨紛紛使得寒氣更加逼人,一路上絕少人車,心裏提醒自己,不能貪念風景,否則到達佳洛水、風吹砂之前這段偏遠路就要摸黑前行了!
下午六點、我再度完成這趟摩托車之旅,置身在溫暖熱鬧的恆春大街上,點了一碗傳統熱豆花,還是老闆娘應我要求特意加熱的,我原本要點的燒仙草已經換季不買賣了!老闆娘狐疑的眼光看著我與妻身上穿的禦寒衣物,怎麼在恆春城、此時還有人身上穿著厚重冬衣?我連忙解釋剛剛騎了六個小時機車,從旭海下雨的海邊來,原來此時的西海岸下午出太陽,比東海岸溫暖多了。
這是我第三次騎機車走這條風景絕佳的公路,越加上癮般地欲罷不能!以往開車走過這條路無數次,總覺得視野無限美好,尤其是從壽卡轉入縣道199開始,道路寬度變小,兩旁林蔭與綠意更加濃深,人車很少,再從旭海轉入未來即將拓寬連接的省道臺26,太平洋突由遠望變成近在眼前,公路就在海角天崖,內心有一種渴望能更加仔細領受這條公路景觀的美,便開始騎上摩托車慢慢梭遊。
隔天一早、我又從車城轉入四重溪,經石門、牡丹、爾乃、高士爬昇回南迴公路的壽卡回臺東。
省道臺26預定行經的路線就是從前的阿郎壹古道,往昔西部平埔族的大遷移,有一部份人就是利用這條古道移居臺東的,從墾丁佳洛水一路沿著太平洋岸打算接通臺東方面的達仁鄉,環保團體前陣子還大聲疾呼保存這條歷史古道,不要開拓接通臺26,可是聲音微弱,沒人理會,目前旭海至港仔一段路,因為九棚軍事基地的建設早有開闢二線道的沿海公路,再另接縣道200越過山陵至滿洲,其實夠用了!何必一定要拓寬加大,讓汽車越開越快,讓沿途幽深的景觀破壞殆盡呢?臺東達仁方面的公路工程因為地方上的歡迎早就動工很久,可是我聽當地人說,屏東佳洛水方面卻因屏東人反對而遲遲未開工,因為屏東擔心來墾丁的遊客大多數會順道選擇走這條路去臺東,到時南迴公路的交通要道楓港便首當其衝,生意做不成。
一條不太需要的公路開發案被暫時阻擋下來,竟然不是因為環保團體所舉出的生態與歷史的重要原因,而是因著地方利益的衝突啊!
最近這一年,我所居住的臺東都蘭濱海的臺11線省道上,時常多了一群成群結隊、呼朋引伴、佔據馬路如入無人之地且轟隆作響、呼嘯而過、而且很會超速超車的吵鬧重機,被掃過的我或其它用路人避之唯恐不及,對這群新型路霸覺得很不爽!
什麼是輕「重機」?其實就是我的150摩托車,理所當然地我把它視為當今流行的重型機車的享受,售價與維修費用甚至比普通汽車還昂貴的重型機車,一般人當然買不起;我的輕「重機」馬力大,續航力也夠,座椅的設計也能適應長途騎乘,足夠在臺灣的任何公路旅行了!又沒有汽車的耗油,而且它沒有250以上的重型機車那般笨重,事實上它輕巧又機動,隨時能在路旁停下來,也能夠在狹窄的產業道路輕鬆迴轉,能夠滿足我探索偏僻小路時需要的越野性能。
摩托車比汽車適合在狹窄的產業道路探索,自由而機動,而東海岸的海岸山脈突然由岸邊拔地而起,山路特別陡峭狹窄,汽車常常陷入難以迴轉的困境,然而這種遍布在海邊和山上的偏遠產業道路,往往又會帶領你通往一處藏於深處的桃花源。
留言列表